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埃里克·利迪尔简介:
埃里克·利迪尔(Eric
Liddell)于1902年出生在中国天津,中文名叫李爱锐。1907年,随父母回到苏格兰,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大学期间他的体育天赋得以充分发挥,被誉为“苏格兰飞人”。在1924年第八届巴黎奥运会上,他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了400米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夺得了该项目的金牌。
然而在1925年,正值其体坛生涯的颠峰时刻,埃里克毅然放弃了辉煌的运动生涯,回到出生地中国天津,任教于天津新学书院及周边地区的学校,长达20年之久。
1924年,埃里克及众多西方侨民被日军押送到山东潍坊集中营。在3年的囚禁生活中,他坚持公道、伸张正义、乐于助人、幽默乐观,受到人们的爱戴。不幸的是,关押期间,埃里克身染重病,由于集中营里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极为恶劣,得不到及时治疗,于1945年去世,年仅43岁。
从1944年的圣灵降临周开始,在潍坊的集中营里埃里克连续几个星期二的晚上,讲到圣灵的四个恩赐或四个果子—仁爱、诚实、谦卑和信心。每个星期在讲信息前,他们会唱一首诗歌《仁慈圣灵与我同住》(Gracious
Spirit, Dwell With Me)的其中一段。5月23日他们唱:
恩典的灵与我同住,使我显出你的恩慈;
透过你话医治帮助,你的生命从我流露;
愿以勇敢谦卑行事,见证基督我的救主。
唱完诗以后,埃里克双手扶着讲台侧边,轻声地告诉听众一个发生在体坛的真实故事,他常常在讲道时援引:
几年以前,我坐在一个大看台上观看一场重要的比赛——美国和英国最优秀的运动选手之间的较量。这是一场障碍赛跑。跑了几圈之后,选手之间就相当明显地分出高下-只有最前面的两位竞争者相差不到十米。
跑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在跨越时脚撞到跳栏的顶端,把它给踢倒了。那个失误本身影响不大,他只是摇晃了一下,便继续向前跑。但那个倒下来的跳栏给第二个人留下一个机会,他可以直接跑过去,而不用跳过去。
落后十米意味着相差两秒!
他在一瞬间作了一个决定,突然转向旁边,从隔壁的那个跳栏上跳过去,然后再回到里道上继续奔跑。
我还记得当时自己无比激动,观众一同喝彩。那是当天最美的一件事!
这位选手没有跑赢。我不记得是谁赢得那场比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
如果不是根植于内心深处那种运动精神的引导,他是不可能那样作的。
运动是很美好的事情,而最美妙的一部分,不是取得超人般的成就,而在于它所表现的精神——拿掉那种精神,它就是死的!
圣灵之于基督徒的生命,就像运动精神之于运动,而且更加丰富。没有上帝的灵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即使是最好的表现,也只不过像丁尼生(Tennyson)所描写的女子莫德(Maud)那般:
完全的美丽,大家都承认她的确美丽;
但是,到底缺憾在哪里?
由于她的眼睛下垂,看不到她的眼神,
以致我所看到的是:
缺欠的无瑕;冰冷的匀称;空无的华丽;
虽然完美,却毫无生气、毫无价值!
从运动的角度来看——
惊人的表演、漂亮的交锋、卓越的控时、绝佳的风采,若没有运动精神支撑,虽然完美,却毫无生气、毫无价值!
愿主向我吹气,
使我充满爱心,
使我能爱我主所爱,
行主所要我行。
每周只有大约五十个人,在大教堂用帘子隔开的一个角落,听埃里克演讲。但对许多来的人,这些演讲显然是他们人生以及认识上帝的转折点。他们以埃里克所喜爱的诗歌的最后一节,来结束聚会:
大能的灵与我同住,使我显出你的能力;
若无你的大能传布,无助之人必定失误;
靠主能力希望得固,坚持到底果实结出。
——托马斯·林奇(Thomas Toke Lynch)
——摘自《直奔金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