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基督徒阅读: 找到啦环球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8

见证//风暴中的英雄

$
0
0
十六世纪,一场改革的风暴席卷了欧洲大陆,在涤荡清洗之余,也免不了一番蹂躏。风暴的前锋在罗马登陆。当时,罗马教廷想为重建圣彼得大教堂筹资。这座长方形的新教堂耗资巨大,一时间无法筹齐资金,于是,贪污腐败的教会领袖就想出一个筹得所需款项的捷径——向教区的信徒出售名为“大赦”的属灵特权,又称赎罪券。所谓大赦,就是由罗马教皇的使者签署的一纸文书,宣告被赦者“提前”从炼狱中得到释放。根据罗马天主教的传统,炼狱是人死后灵魂遭受折磨的地方。信徒的灵魂在上天堂之前要在那里经过火的洗礼,将他们一切的罪都烧灭。

赎罪券一经推出,卖得很快。毕竟,哪个有爱心的丈夫不肯省下给孩子买面包的钱给亡妻买来一纸赦令,使她免于炼狱之中那可怖至极的煎熬呢?他们无非会想,罗马教廷对赎罪券收取的几个便士还不算太多,这笔额外的开销,自己和家人还能付得起。谁料,人心不足蛇吞象,罗马教廷对金钱的欲望越发膨胀起来。他们在心里打起了如意算盘:除了圣彼得教堂,他们还有几场战争要打,还有几位皇帝等着加冕,还有权、利、尊荣要去获得呢。哪一项能少得了钱?罗马的空气中充斥着贪婪的气息。


风暴一路酝酿,终于在一位年轻神甫的心中划过一道闪电。这位神甫名叫马丁·路德,他指斥教廷滥用权力,反对教皇教令至上,呼吁人们回归《圣经》真理,以《圣经》为教会的最高权威。路德的这个呼求,很快就导致狂风大作,引起了一场神学和政治上的风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这本书中,我们跟随路德的脚踪,看着这位十六世纪的奥德修斯如何大踏步地走过这场风暴中的那些年月。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仿佛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在一个毫无恩典的时代,路德站出来力挺恩典。他劝告基督徒们,在他们去亲吻圣物储藏所中的使徒彼得的尸骨时,应当去亲吻圣子耶稣。当罗马教廷向他伸出“橄榄枝”想要收买他,当催促他妥协的声音从四围响起,诱惑他改变立场时,他将自己绑定在《圣经》的桅杆上,持守着自己的方向。他不退缩,也不动摇,在整个风暴进行的过程中,始终站得稳稳当当,坚持他对公义和真理的信仰。不过,他并没有用口舌来告诉我们怎么做到这一点,而是身体力行地示范给我们该怎么去做。——本文摘自《风暴》


基督徒为什么需要读见证故事?


著名作家莫非曾说过:回溯信仰本质,是神与人间互动的故事。社群的创始和传承,更靠信徒生命的见證故事。神的历史就是祂的故事,这就是英文history的意思。我们的信仰,是关於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的许多小故事,串起来的一个大故事。而且这个大故事仍在往前滚动,尚未写完。我们人类,从过去、现在和将来,也都一再地进进出出,帮著推动这故事一直到最终的结局。以下就是我们为你精心挑选的见证故事。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8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